close
2013年11月23日
【潘姿羽╱台北報導】華人社會多忌諱「死亡」相關話題或場所,不僅殯葬業周邊房價較低,若房屋曾發生凶案或自殺,價值往往一落千丈,甚至乏人問津。專家指出,雖然法律並無明文定義凶宅,但就內政部公布的契約書範本,凶宅是指賣方的專有部分,曾發生凶殺或自殺致死情事。
發生地陳屍處定義
多數民眾認為,房屋發生凶殺、自殺案件就是凶宅,但內政部2008年發函給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解釋,凶宅是指專有部分為凶案、自殺「發生地」或「陳屍地」,因此在家中發生凶案致死、從家中跳樓導致死亡,但若在A家中遭砍殺,陳屍他處,A家不屬於凶宅。
台灣房屋法務專員游璿樺表示,現在不動產說明書將賣方產權持有期間是否發生過凶案,列為強制揭露事項,仲介也會前往訪查。但他指出,若甲方住家對面或樓上曾發生凶案致死,甲方的家並非凶宅,只是買方通常觀感較差,這種情形就算甲方未告知而鬧上法院,最後通常會宣告和解。
心得:這是篇提供了很明暸什麼是兇宅和非兇宅的文章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property/20131123/35456869/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